任何一名進攻球員的可觸球部位(頭、軀幹、腳,手部不算在內)的任何部位,比越位線更靠近守門員者,也就是「越位位置以倒數第二個防守球員以及球的位置來劃定,越位位置並不代表犯規,但傳球進攻就算越位犯規」。
什麼是越位?|最常被誤解的足球規則
根據 FIFA 的 2025/26 足球規則,當進攻球員在對方半場,並在隊友傳球的瞬間,其身體可以進球的部位(如頭部、身體或腳)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與球更靠近對方球門時,即被視為「處於越位位置」。
不過,單純處於越位位置並不代表一定犯規。只有當該球員積極參與比賽,例如觸球、干擾對手、或從該位置獲得進攻利益時,才會構成越位犯規,並由裁判吹哨終止進攻。
越位成立的三大條件
在 FIFA 官方規則中,判定越位是否成立必須滿足三項關鍵條件。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,若其中任何一項不成立,即使進攻球員站在越位位置,也不會被吹判越位犯規。以下是詳細說明:
一、處於越位位置
所謂「越位位置」,是指當進攻球員站在對方半場,並在隊友傳球的瞬間,其身體可以觸球的任何部位(包括頭部、軀幹、腳)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更靠近球門線,就被視為處於越位位置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手臂不屬於可判定越位的部位,因此裁定時不會將手臂納入參考範圍。
另外,「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」通常包括守門員在內,但在部分情況中若守門員上前,則可能是其他兩名防守球員作為基準。
二、傳球的瞬間是判定時機
越位判定的時機點,不是球員接球的時候,而是隊友起腳傳球的瞬間。這是許多初學者常誤解之處。
舉例來說,即使接球時球員已經回到合法位置,只要他在隊友出球瞬間處於越位位置,就構成潛在犯規。
這也是為什麼現代足球需要透過 VAR(視訊輔助裁判)與幀格捕捉技術來確認「傳球瞬間」,以提升判定的準確度。
三、積極參與進攻行為
單純站在越位位置並不構成犯規,必須是該球員「積極參與比賽」時,才會被判為越位犯規。根據 FIFA 解釋,下列情況屬於積極參與:
- 碰到或試圖接球
- 干擾對方球員的行動、視線或防守判斷
- 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(例如撿漏、補射、接到從門柱或守門員反彈回來的球)
若球員處於越位位置但沒有對比賽產生影響,裁判可選擇不判罰。例如某位球員站在邊線無動作,而實際進攻發生在另一側,這種情況下通常不會被吹罰。
足球越位圖解說明
範例 1: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為基準
當進攻球員在傳球瞬間位於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之後,且積極參與進攻時,即會構成越位。

範例 2:傳給不同對象,判定不同
在相同位置下,傳球對象決定是否構成越位。傳給處於越位位置的球員會被吹罰。

範例 3:越位區等待接球,構成犯規
B 球員在越位區內接球,無論動作多快,都會構成越位。

範例 4:從越位區回跑接球仍然違規
即使是從越位位置回跑,只要在傳球瞬間站在越位位置並積極參與進攻,就會被判罰。

哪些情況「不算」越位?
範例 5:與傳球球員平行,不構成越位
只要傳球與接球球員在同一條平行線上,不論距離球門多近,都不算越位。

範例 6:定位球、角球、界外球不受越位限制
需要注意的一點是,在發球門球,界外球,和角球時,接球隊員如果是直接拿到發出的球,均不屬於越位。防守球員在此時一定要提高警惕!進攻球員應合理利用規則打對方個出其不意,下圖詳細解說 :

範例 7:從本方半場啟動不構成越位
只要球員在傳球瞬間仍處於本方半場,即使之後衝入越位區也不會被判罰。

世界盃怎麼判越位?最新技術介紹(2026 更新)
在現代足球賽事中,越位判定不再完全依賴主觀肉眼判斷。隨著科技進步,FIFA 已導入多項技術協助裁判判斷越位,尤其在世界盃等國際賽事中更是關鍵。
即將到來的 2026 世界盃,將全面應用 SAOT(半自動越位技術),搭配 VAR(視訊輔助裁判) 系統,大幅提升判決的精準度與即時性。以下將說明這些技術的運作方式與差異。
VAR(視訊輔助裁判):越位的基本科技輔助
VAR 系統是世界盃自 2018 年以來持續使用的裁判輔助工具。針對越位判定,其作用主要包括:
- 提供多角度慢動作重播
- 精確比對「傳球瞬間」與球員所在位置
- 協助主裁判確認是否滿足越位成立的三大條件
VAR 由專業裁判小組操作,當場比賽出現可能的越位進球或誤判時,主裁判可透過 VAR 確認是否該改判或維持原判。
儘管 VAR 提升了準確性,但因需人工比對傳球瞬間與球員位置,有時仍可能出現時間延遲或主觀爭議。
SAOT(Semi-Automated Offside Technology):2026 世界盃正式導入的新技術
為了加快判決速度並減少爭議,FIFA 將在 2026 世界盃正式全面採用 半自動越位技術 SAOT,這套系統結合 AI 演算法、追蹤感測與 3D 建模,具備以下關鍵功能:
1. 即時 3D 球員定位
SAOT 系統會在每座球場設置 12 台專業追蹤攝影機,能夠即時捕捉每位球員 29 個身體標記點(如肩膀、膝蓋、腳尖),建立 3D 動作模型,用來計算球員與防守線的相對位置。
2. 球內晶片同步傳球瞬間
每顆比賽用球內部都嵌入高頻感應晶片,可以準確偵測球被踢出的時間點,確保系統捕捉到「傳球瞬間」的資料,消除傳統 VAR 必須靠肉眼推估的誤差。
3. 自動生成越位動畫
當 SAOT 偵測到可能的越位情況時,系統會在幾秒內生成一段 3D 動畫重播,呈現在 VAR 工作站與轉播畫面上,幫助裁判與觀眾即時理解判定結果。
VAR 與 SAOT 的配合運作流程
在 2026 世界盃中,越位判定流程如下:
- 比賽中發生進攻或進球,VAR 自動偵測潛在越位
- SAOT 即時比對球員與防線位置
- 球內晶片確認傳球瞬間
- 系統自動生成判定結果與動畫
- VAR 團隊通知主裁判結果(是否越位)
- 主裁判做出最終判罰決定
整體判定過程平均時間小於 25 秒,大幅縮短過去 VAR 慢動作重播與手動畫線的等待時間。
技術優勢與潛在限制
優勢:
- 提升判罰速度與準確性
- 減少因毫米誤差造成的爭議
- 增加比賽流暢度與觀賞體驗
限制:
- 雖然位置計算為自動化,但「是否干擾比賽」仍需裁判主觀判斷
- 若球員動作與傳球瞬間非常接近,系統仍需結合人工審查以確認細節
越位常見問題
什麼是越位?
越位是指進攻球員在傳球瞬間,站在比球和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更靠近對方球門的位置,並且參與了進攻行為,就會被判越位。
只要站在越位位置就一定犯規嗎?
不一定。球員必須同時處於越位位置,並且主動參與進攻(如接球、干擾守門員等),才會被判越位。如果沒有參與進攻,即使站在越位位置也不算犯規。
越位會被罰黃牌或紅牌嗎?
不會。越位只是技術性犯規,判罰方式是給對方一個間接自由球,並不涉及犯規行為,也不會出示紅牌或黃牌。
在角球或界外球時會吹越位嗎?
不會。根據 FIFA 規則,角球、界外球、球門球開出時,不適用越位規則,因此不會被判越位。
如果球員從越位位置「回跑」接球,還算越位嗎?
是的。只要球員在隊友傳球瞬間原本就處於越位位置,不論他是否回跑,只要接到球就會被判越位。
怎麼知道傳球瞬間是哪一刻?裁判怎麼判?
傳球瞬間是指隊友腳碰到球的剎那。在世界盃等大型賽事中,會透過 VAR 系統與 SAOT 技術 捕捉傳球一刻,以確保判罰準確性。
什麼是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?為什麼不是最後一名?
越位判定是以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為基準,因為第一名通常是守門員。如果守門員上前,則會改以其他兩名防守球員為基準。
VAR 判越位可以 100% 精準嗎?
VAR 結合 SAOT 技術確實提升精準度,但若球員是否「干擾比賽」涉及主觀判斷,仍需裁判做出最終決定。
為什麼有時候進球後才補判越位?不是應該馬上吹嗎?
現代足球規則允許助理裁判先讓進攻完成再舉旗,特別是在接近進球的情況下,避免誤判。進球後會透過 VAR 確認是否越位。
在自己半場發動進攻也可能越位嗎?
不會。只要傳球瞬間球員還在自己半場,即使接下來跑進對方半場,也不會被判越位。
總結:看懂越位,盡情享受世界盃精彩賽事
越位規則雖然是足球比賽中最容易讓人混淆的一項足球規則,但只要掌握正確觀念——特別是在傳球瞬間的站位與是否積極參與進攻——就能快速判斷是否構成越位犯規。無論是觀看世界盃、歐洲盃還是各大足球聯賽,懂得越位判定能讓你在觀賽時更加投入、判斷更精準。
在【富遊娛樂城】,我們不僅幫助你理解足球規則,更提供最即時、最全面的比賽服務。現在加入富遊會員,享有以下獨家好康:
- 免費觀看 世界盃足球直播
- 支援 線上運彩投注、場中投注
- 提供 即時比分、數據分析
- 行動裝置也能隨時下注、觀看
無論你是足球新手還是資深球迷,富遊娛樂城都將是你享受足球世界的最佳選擇。立刻註冊會員,掌握越位規則,也掌握你的勝利關鍵!





